全國業(yè)務咨詢電話:0755-23029681
您好,歡迎您來到消考寶(消防考試云平臺) !
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综合网,奶茶视频app无限看
手機客戶端
消考寶
【消考寶-手機APP】
推/薦/理/由:
1)“蘋果+安卓”均可使用。
2)系統(tǒng)獨立運行,練題過程中不會被突來的電話或信息打斷。
下載/使用方法

第一步:打開手機上的“應用市場"或“應用商店”或應用寶、手機助手(如360助手、百度助手)等;

第一步:搜索“消考寶”三個字,搜到后點開并下載安裝即可。

消考寶
【消考寶-微信小程序】
推/薦/理/由:
”安卓+蘋果“通用,無需下載,在微信上打開即可直接使用。
下載/使用方法

第一步:打開微信;

第二步:搜索“消考寶”小程序,安卓手機與蘋果手機的搜索方法略有不同,詳見以下說明:

1)蘋果手機:點擊頂部的搜索框,并在搜索框下面的“搜索指定內(nèi)容”中點擊“小程序”,而后在搜索框內(nèi)輸入“消考寶”三個字,最后在打字鍵盤中點擊“搜索”鍵。

2)安卓手機:點擊頂部的搜索圖標(放大鏡圖標),并在搜索框下面的“搜索指定內(nèi)容”中點擊“小程序”,而后在搜索框內(nèi)輸入“消考寶”三個字,最后在打字鍵盤中點擊“搜索”鍵。

第三步:點擊搜索結(jié)果中的“消考寶”小程序即可。

消考寶
【消考寶-微信公眾號】
推/薦/理/由:
除了可以練習“國考題庫”和看“視頻教程”外,還能第一時間收到考試通知信息和消考寶各項優(yōu)惠活動的信息。
下載/使用方法

第一步:打開微信

第二步:搜索“消考寶”小程序,安卓手機與蘋果手機的搜索方法略有不同,詳見以下說明:

1)蘋果手機:點擊頂部的搜索框,并在搜索框下面的“搜索指定內(nèi)容”中點擊“公眾號”,而后在搜索框內(nèi)輸入“消考寶”三個字,最后在打字鍵盤中點擊“搜索”鍵。

2)安卓手機:點擊頂部的搜索圖標(放大鏡圖標),并在搜索框下面的“搜索指定內(nèi)容”中點擊“公眾號”,而后在搜索框內(nèi)輸入“消考寶”三個字,最后在打字鍵盤中點擊“搜索”鍵。

第三步:點擊搜索結(jié)果中的“消考寶”公眾號即可。

2019建構(gòu)筑物消防設施操作員理論考試精準押題:第二章

發(fā)布日期:2019-05-19 21:57:39 來源:網(wǎng)絡綜合 瀏覽次數(shù):3202

        2019初、中級建構(gòu)筑物消防員技能實操考試教材全本免費下載

      第二章 燃燒基礎知識

一、判斷題 

1、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fā)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fā)光和(或)發(fā)煙的現(xiàn)象。(  ) 

2、具備了燃燒必要條件,并不意味著必定會發(fā)生燃燒。(  ) 

3、燃燒只能在空氣(氧)存在時才能發(fā)生,在其他氧化劑中不能發(fā)生。(  ) 

4、閃點是評定液體火災危險性的主要依據(jù)。物質(zhì)的閃點越高,火災危險性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

5、物質(zhì)燃燒或熱解后產(chǎn)生的氣體和煙霧稱為燃燒產(chǎn)物。燃燒產(chǎn)物有完全燃燒產(chǎn)物和不完全燃燒產(chǎn)物兩類。(  ) 

6、煙氣的危害性主要表現(xiàn)為毒害性、減光性和恐怖性。(  ) 

7、火焰的顏色與燃燒溫度有關,燃燒溫度越低,火焰就越接近藍白色。(  ) 

8、燃燒過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

9、物質(zhì)燃燒是氧化反應,而氧化反應不一定是燃燒,能被氧化的物質(zhì)都是能夠燃燒的物質(zhì)。 (  )

10、只要防止形成燃燒條件或避免燃燒條件同時存在并相互作用,就可以達到防火的目的。(  ) 

11、只能與空氣中的氧起燃燒反應的物質(zhì),稱為可燃物。(  ) 

12、凡與可燃物質(zhì)相結(jié)合能導致燃燒的物質(zhì)稱為助燃無。(  )

13、凡使物質(zhì)開始燃燒的熱源,統(tǒng)稱為引火源。 (  )

 

14、液體之所以會發(fā)生一閃即滅的現(xiàn)象,是因為液體蒸發(fā)速度較快,所蒸發(fā)出來的蒸汽僅能維持短時間的燃燒,

而來不及提供足夠的蒸汽補充維持穩(wěn)定的燃燒,故閃燃一下就熄滅了。(  )

15、閃點是評定固體火災危險性大小的重要參數(shù)。閃點越高,火災危險性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  ) 

16、火災的發(fā)生發(fā)展,始終伴隨著熱傳播過程。熱傳播是影響火災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  )

17、可燃物質(zhì)在空氣中與火源接觸,達到某一溫度時,開始產(chǎn)生有火焰的燃燒的現(xiàn)象,稱為著火。 (  )

18、一切可燃液體的燃點都高于閃點。(  )

19、控制可燃物質(zhì)的溫度在其燃點以上,就可以防止火災的發(fā)生。(  )

20、可燃物質(zhì)由于其自身所發(fā)生的物理、化學或生物變化而產(chǎn)生熱量并積蓄,使溫度不斷上升,燃燒起來的現(xiàn)

象,稱為著火。(  )

21、可燃物的自燃點越低,發(fā)生自燃的危險性就越大。(  )

22、由于物質(zhì)急劇氧化或分解反應產(chǎn)生溫度、壓力增加的現(xiàn)象,稱為爆炸。(  )

23、可燃氣體的爆炸上、下限值之間的范圍越小,爆炸下限越高、爆炸上限越小,爆炸危險性就越大。(  )

24、 爆炸溫度極限是指可燃液體受熱蒸發(fā)出的蒸汽濃度等于爆炸濃度極限時的溫度范圍。 (  )

25、蒸氣壓非常小或者難于熱分解的可燃固體,當氧氣包圍物質(zhì)表層時,呈熾熱狀態(tài)發(fā)生有焰燃燒現(xiàn)象,

稱為表面燃燒。(  ) 

26、在密閉或通風不良的場所發(fā)生火災,由于燃燒消耗了氧,氧濃度降低,燃燒速度減慢,分解出的氣體量減少,

即可由陰燃轉(zhuǎn)為有焰燃燒。(  ) 

27、熔點較低的可燃固體受熱后融熔,然后與可燃液體一樣蒸發(fā)成蒸氣而發(fā)生的有焰燃燒現(xiàn)象,稱為蒸發(fā)燃燒。 (  ) 

28、動力燃燒是指燃燒性液體的蒸發(fā)、低閃點液霧預先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遇火源產(chǎn)生的燃燒。(  ) 

29、重質(zhì)油品儲罐的下部有水墊層時,發(fā)生火災后可能會產(chǎn)生噴濺燃燒。(  )

30、可燃氣體從容器泄漏口噴出,在噴口處與空氣中的氧邊擴散、邊燃燒的現(xiàn)象,稱為擴散燃燒。(  ) 

31、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在燃燒之前混合,并形成可燃混合氣體,被引火源點燃所引起的燃燒現(xiàn)象,稱為預混燃燒。

(  )

32、燃燒產(chǎn)物分為完全燃燒產(chǎn)物和不完全燃燒產(chǎn)物兩類。(  )

33、火焰的顏色取決于燃燒物質(zhì)的化學成分和氧化劑的供應強度。(  )

34、熱傳導是指熱量通過直接接觸的物體,從溫度較低部位傳遞到溫度較高部位的過程。(  )

35、熱輻射是指以電磁波形式傳遞熱量的現(xiàn)象。(  )

36、固體、液體、氣體物質(zhì)都能把熱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出去,但不能吸收別的物體輻射出來的熱能。(  ) 

37、熱對流是指熱量通過流動介質(zhì),由空間的一處傳播到另一處的現(xiàn)象。(  )

38、熱對流不需要通過任何介質(zhì)將熱傳播,不受氣流、風速、風向的影響。(  ) 

39、一個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輻射的熱量與其表面積的絕對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 

40、熱輻射不需要通過任何介質(zhì)將熱傳播,不受氣流、風速、風向的影響。(  ) 

41、使用防煙、排煙等強制對流設施,不能抑制煙氣擴散。(  ) 

42、裝在容器內(nèi)的液體,由于溫度、體積和壓力等因素引起體積迅速膨脹,導致容器壓力急劇增加, 由于超壓或

應力變化使容器發(fā)生爆炸, 且在爆炸前后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化學成分均不改變的現(xiàn)象稱為物理爆炸。(  )

43、冷卻法就是采取措施將燃燒物的溫度降至著火點以下,使燃燒停止。(  ) 

44、窒息法就是消除燃燒條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燒停止。(  ) 

45、隔離法就是將可燃物與空氣隔離開來,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滅(  ) 

46、化學抑制法是指通過干擾抑制游離基,中斷燃燒的鏈反應。(  )

47、爆炸是失去控制的燃燒。(  ) 

48、滅火必須同時破壞燃燒的充分必要條件。(  ) 

49、具備了燃燒必要條件,并不意味這必定會發(fā)生燃燒。(  ) 

50、消除和控制明火源是消除火源的防火措施。 (  )

51、可燃氣體或蒸氣只有達到一定濃度時,才會發(fā)生燃燒或爆炸。(  ) 

52、 對于一般可燃固體, 將其冷卻到其燃點以下, 燃燒反應就會中止。(  )

參考答案

(一) 判斷題 

1.√ 2.√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 47.×48.×49.√50.√51.√52.√ 

二、選擇題(四選一) 

1、燃燒是可燃物與       作用發(fā)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fā)光和(或)發(fā)煙現(xiàn)象。 

(A)氧化劑 (B)還原劑 (C)催化劑 (D)穩(wěn)定劑 

2、在CB5907-86《消防基本術語?第一部分》中將燃燒定義為: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fā)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       

現(xiàn)象。 

(A)發(fā)光   (B)發(fā)煙  (C)火焰   (D)火焰、發(fā)光和(或)發(fā)煙 

3、燃燒應具備       、放熱和發(fā)光三個特征。 

(A)化學反應 (B)物理反應 (C)光電反應 (D)吸熱反應 

4、燃燒過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都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可燃物﹑助燃物和       。 

(A)火源 (B)引火源 (C)溫度 (D)熱源 

5、一定的可燃物濃度、一定的氧氣含量、       和相互作用是燃燒發(fā)生的充分條件。 

(A)一定強度的引火源(C)一定的點火能量(B)引燃溫度 (D)引燃能量

6、 可燃物質(zhì)與       共存, 達到某一溫度時,與火源接觸即發(fā)生燃燒。 

(A)空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空氣中氧或其他氧化劑

7、物質(zhì)燃燒是       反應,而       反應不一定是燃燒,能被       的物質(zhì)不一定都是能夠燃燒的物質(zhì)。 

(A)氧化 (B)還原 (C)化學 (D)鏈式 

 8、根據(jù)燃燒的定義,       不是燃燒中的常見現(xiàn)象。 

(A)火焰 (B)發(fā)光 (C)發(fā)煙(D)爆炸 

9、燃燒過程中的氧化劑主要是氧。空氣中氧的含量大約為       。 

(A)18% (B)21% (C)25% (D)30%

10、 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zhì)稱為       。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燒產(chǎn)物 (D)氧化物

11、凡與可燃物質(zhì)相結(jié)合能導致燃燒的物質(zhì)稱為       。 

(A)助燃物 (B)導熱體 (C) 燃燒產(chǎn)物(D) 熱量

12、凡使物質(zhì)開始燃燒的外部熱源,統(tǒng)稱為________。 

(A)引火源 (B)助燃物 (C)點火能(D)火源

13、不管何種形式的引火源,都必須達到一定       才能引起燃燒反應。

    (A)濃度 (B)密度 (C)強度(D)速度

14、在液體表面上能產(chǎn)生足夠的可燃蒸氣,遇火能產(chǎn)生一閃即滅的燃燒現(xiàn)象稱為       。 

(A)閃點 (B)閃燃 (C)燃點 (D)陰燃 

15、閃燃往往是可燃液體發(fā)生       的先兆

(A)著火  (C)噴濺    (B)陰燃   (D)沸溢

 16、在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下,液體表面能夠產(chǎn)生閃燃的液體最低溫度稱為_________。 

(A)自燃點 (B)閃點 (C)自燃 (D)燃點 

17﹑       是評定液體火災危險性大小的重要參數(shù)。。 

(A)燃點 (B)自燃點 (C)閃點(D)凝固點 

18、根據(jù)_________,將能燃燒的液體分為易燃液體和可燃液體。

(A)燃點  (B)自燃點  (C)閃點  (D)氧指數(shù)

19、根據(jù)閃點可評定液體火災危險性的大小,閃點越低的液體其火災危險性就越       。 

(A)大 (B)小 (C)強 (D)低

20、生產(chǎn)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甲類的液體,其閃點       。 

(A)>28℃ (B)<28℃ (C)≥28℃ (D)≤60℃ 

21、生產(chǎn)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乙類的液體,其閃點       。 

(A)≥28℃<60℃ (B)<28℃ (C)≥60℃ (D)≤60℃ 

22、生產(chǎn)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丙類的液體,其閃點       。 

(A)>28℃ (B)<60℃ (C)≥60℃ (D)≤28℃ 

23、可燃物質(zhì)在空氣中與火源接觸,達到某一溫度時,開始產(chǎn)生有火焰的燃燒,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續(xù)并不斷

擴大的燃燒現(xiàn)象稱為       。 

(A)燃點 (B)閃燃 (C)著火 (D)轟燃

24、在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下,應用外部熱源使物質(zhì)表面起火并持續(xù)燃燒一定時間所需要的最低溫度,稱為       。 

(A)自燃點 (B)閃點 (C)自燃 (D)燃點

25、一切可燃液體的燃點都高于其       。 

(A)爆燃點 (B)閃點 (C)自燃點 (D)著火點

26、可燃物質(zhì),在沒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熱或自身發(fā)熱并蓄熱所產(chǎn)生的自然燃燒現(xiàn)象、稱為       。 

(A)陰燃 (B)著火 (C)自燃 (D)閃燃

27、在規(guī)定條件下、可燃物質(zhì)產(chǎn)生自燃的最低溫度叫       。 

(A)燃點 (B)閃點 (C)自燃點 (D)著火點 

28、       是物質(zhì)從一種狀態(tài)迅速轉(zhuǎn)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并在瞬間放出大量能量,同時產(chǎn)生聲響的現(xiàn)象。 

(A)爆炸 (B)閃燃 (C)自燃 (D)著火

29、由于物質(zhì)本身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氣體并使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而形成的爆炸       。 

(A)物理爆炸 (B)化學爆炸 (C)爆燃 (D)爆裂

30、       爆炸不屬于化學爆炸。 

(A)炸藥 (B)可燃氣體 (C)粉塵 (D)液化氣鋼瓶

31、下列       的爆炸屬于化學爆炸。 

(A)汽油桶 (B)可燃氣體 (C)蒸汽鍋爐 (D)氣體鋼瓶

32、下列________的爆炸屬于物理爆炸。 

(A)粉塵 (B)炸藥 (C)鋼瓶 (D)炸彈

33、       是指可燃的氣體、蒸氣或粉塵與空氣混合后,遇火會產(chǎn)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濃度。 

(A)爆炸濃度極限 (B)爆炸 (C)爆炸溫度極限 (D)自燃

34、       是指可燃液體受熱蒸發(fā)出的蒸氣濃度等于爆炸濃度極限時的溫度范圍。 

(A)爆炸濃度極限 (B)爆炸 (C)爆炸溫度極限 (D)自燃 

35、       是評定可燃氣體爆炸危險性的主要依據(jù)。

(A)燃點  (B)自燃點  (C)閃點  (D)爆炸極限

36、爆炸極限是評定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爆炸危險性大小的主要依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__。

(A)爆炸下限俞低,爆炸極限范圍俞寬,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就越大

(B)爆炸下限俞高,爆炸極限范圍俞寬,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就越大

(C)爆炸下限俞低,爆炸極限范圍俞窄,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就越大

(D)爆炸下限俞高,爆炸極限范圍俞窄,發(fā)生爆炸的危險性就越大  

37、固體可燃氣體由于其分子結(jié)構(gòu)的復雜性,物理性質(zhì)的不同,其燃燒方式也不同,有蒸發(fā)燃燒、分解燃燒、

表面燃燒和       四種。 

(A)動力燃燒 (B)擴散燃燒 (C)著火 (D)陰燃

38、固體物質(zhì)的燃燒特點有多種,__________不屬于固體物質(zhì)的燃燒特點。

(A)沸溢燃燒 (B)表面燃燒 (C)分解燃燒 (D)蒸發(fā)燃燒 

39、某些固體可燃物在空氣不流通、加熱溫度較低或含水分較高時就會發(fā)生       。 

(A)閃燃 (B)陰燃 (C)自燃 (D)轟燃

40、無可見光的緩慢燃燒,通常產(chǎn)生煙和溫度升高的跡象稱為        

(A)閃燃  (B)自燃    (C)陰燃   (D)轟燃

41、陰燃是       的燃燒特點。 

(A)可燃固體 (B)可燃液體 (C)可燃氣體 (D)液體混合物

42、木材燃燒屬于       。 

(A)蒸發(fā)燃燒 (B)分解燃燒 (C)表面燃燒 (D)沸溢燃燒 

43、石蠟的燃燒屬于       。 

(A)蒸發(fā)燃燒 (B)分解燃燒 (C)表面燃燒 (D)沸溢燃燒 

44、焦炭的燃燒屬于       。 

(A)蒸發(fā)燃燒 (B)分解燃燒 (C)表面燃燒 (D)沸溢燃燒 

45、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熱固塑料、合成橡膠、化學纖維等的燃燒,

均屬       。 

(A)蒸發(fā)燃燒 (B)預混燃燒 (C)分解燃燒  (D)均相燃燒

46、成捆堆放的棉、麻、紙張及大量堆放的煤、雜草、濕木材等,受熱后易發(fā)生       。 

(A)燃燒     (B)自燃     (C)陰燃      (D)閃燃 

47、       可能發(fā)生陰燃。 

(A)塑料 (B)煤    (C)橡膠   (D)蠟燭

48、焦炭以及鐵、銅、鎢的燃燒均屬       。 

(A)表面燃燒 (B)蒸發(fā)燃燒 (C)分解燃燒 (D)陰燃 

49、棉、麻、煤等在空氣不流通、加熱溫度較低或含水分較高時發(fā)生沒有火焰的緩慢燃燒現(xiàn)象稱為       。 

(A)閃燃 (B)轟然 (C)爆燃 (D)陰燃 

50、熔點較低的可燃固體受熱后融熔,然后與可燃液體一樣蒸發(fā)成蒸氣而發(fā)生的有焰燃燒現(xiàn)象,稱為       。 

A)分解燃燒        (C)表面燃燒  (B)擴散燃燒       (D)蒸發(fā)燃燒

51、液體物質(zhì)的燃燒特點有多種,       不屬于液體物質(zhì)的燃燒特點。 

(A)動力燃燒 (B)陰燃 (C)沸溢燃燒 (D)噴濺燃燒 

52、_________的長時間燃燒可能會發(fā)生“沸溢” 。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53、可燃氣體從噴口噴出,在噴口處與空氣中的氧邊擴散混合、邊燃燒的現(xiàn)象,稱為       。 

(A)蒸發(fā)燃燒 (B)分解燃燒 (C)表面燃燒 (D)擴散燃燒 

54、天然氣井口發(fā)生的井噴燃燒等均屬于 __________。 

(A)分解燃燒 (B)擴散燃燒 (C)噴濺燃燒 (D)動力燃燒

55、在燃燒反應過程中, 如果生成的燃燒產(chǎn)物不能再燃燒,稱為       產(chǎn)物。 

(A)完全燃燒 (B)不完全燃燒 (C)充分燃燒 (D)猛烈燃燒 

56、下列燃燒產(chǎn)物中_________是不完全燃燒產(chǎn)物。 

(A)CO2 (B)CO (C)H2O (D)灰分 

57、煙氣的危害性有多種,       不屬于煙氣的危害性。 

(A)毒害性 (B)減光性 (C)擴散性 (D)恐怖性 

58、合成高分子物質(zhì)燃燒時不僅會產(chǎn)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而且還會分解出乙醛、氯化氫、__________等有毒氣

體,給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脅。 

(A)甲酸 (B)乙酸 (C)氰化氫 (D)氨氣

59、火焰的顏色與燃燒溫度有關,燃燒溫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       。 

(A)藍色     (B)白色     (C)藍白色    (D)黃色

60、火焰的顏色與可燃物的含氧量有關。當含氧量達到        %以上的可燃物質(zhì)燃燒時,火焰幾乎無光。 

(A)30   (B)50   (C)60   (D)80 

61、燃燒時發(fā)出黃色火焰的物質(zhì)為       。 

(A)鋁   (B)磷   (C)銅   (D)鉀 

62、火焰的顏色與可燃物的含碳量也有關。當燃燒物的含碳量達到       以上,火焰顯光且?guī)в写罅亢跓煛?nbsp;

(A)10%  (B)30%  (C)40%  (D)60% 

63、火焰的顏色取決于燃燒物質(zhì)的化學成分和氧化劑的供應強度。大部分物質(zhì)燃燒時火焰是橙紅色的, 但有些

物質(zhì)燃燒時火焰具有特殊的顏色,如       燃燒的火焰是藍色的。 

(A)磷 (B)硫磺 (C)鉀 (D)鈉 

64、通過煙霧的       等特征,消防人員可以大致判斷燃燒物質(zhì)的種類、火災階段、火勢蔓延方向等。 

(A)氣味、顏色、濃度             (B)氣味、顏色、流動方向 

(C)顏色、濃度、流動方向         (D)氣味、顏色、濃度、流動方向 

65、物體一端受熱,通過物體的分子熱運動,把熱量從溫度較高一端傳遞到溫度較低的一端的過程,叫作       。 

(A)熱傳導 (B)熱輻射 (C)熱對流 (D)熱傳播 

66、熱對流是熱傳播的重要方式, 是影響       火災發(fā)展的最主要因素。 

(A)初期階段     (B)猛烈燃燒階段 (C)發(fā)展階段     (D)熄滅階段

67、以電磁波形式傳遞熱量的現(xiàn)象,叫做       。 

(A)熱傳播 (B)熱對流 (C)熱傳導 (D)熱輻射

68、熱輻射在火災處于       時,成為熱傳播的主要形式。 

(A)初起階段     (B)發(fā)展階段     

(C)猛烈燃燒階段 (D)熄滅階

69、熱輻射是以________形式傳遞熱量的。 

(A)聲波         (B)電磁波       

(C)介質(zhì)流動     (D)物體接觸

70、關于熱輻射的特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只有在空氣中才能傳播熱        (B)不需要通過任何介質(zhì) 

(C)不受氣流、風速、風向的影響    (D)通過真空也能進行熱傳播


71、下列關于熱輻射的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__。 

(A)熱源溫度愈高,與受輻射物體之間的距離越大,輻射越大 

(B)熱源溫度愈高,與受輻射物體之間的距離越小,輻射越大 

(C)熱源溫度愈低,與受輻射物體之間的距離越大,輻射越大 

(D)熱源溫度愈低,與受輻射物體之間的距離越小,輻射越大 

72、關于熱對流與通風口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風口的面積愈大、高度愈低,熱對流速度愈快  (B)通風口的面積愈大、高度愈高,熱對流速度愈快 

(C)通風口的面積愈小、高度愈低,熱對流速度愈快  (D)通風口的面積愈小、高度愈高,熱對流速度愈快

73、熱傳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觸外,還有三個途徑,即傳導、對流和       。 

(A)照射 (B)加熱 (C)烘烤 (D)輻射

74、熱通過流動介質(zhì)將熱量由空間中的一處傳到另一處的現(xiàn)象,叫做__________。 

(A)對流   (B)傳導   (C)輻射   (D)照射

75、通風孔洞愈多,各個通風孔洞的面積愈大、愈高,則熱對流的速度       。 

(A)愈快 (B)愈慢 (C)不變化 (D)停止

76、火災發(fā)生、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始終伴隨著       過程。 

(A)熱輻射 (B)熱對流 (C)熱傳導 (D)熱傳播

77、利用破壞燃燒爆炸的基礎的原理,用阻燃劑對可燃材料進行阻燃處理,以提高耐火極限,這樣的防火方法稱

之為       。 

(A)控制可燃物 (B)隔絕空氣 (C)消除著火源 (D)阻止火勢蔓延

78、利用破壞助燃條件的原理,密閉有可燃介質(zhì)的容器、設備等,這樣的防火方法稱之為       。 

(A)控制可燃物 (B)隔絕空氣 (C)消除著火源 (D)阻止火勢蔓延

79、利用不使新的燃燒條件形成的原理,在建筑之間留足防火間距、筑防火墻等,這樣的防火方法稱之為       。

(A)控制可燃物 (B)隔絕空氣 (C)消除著火源 (D)阻止火勢蔓延

80、搬離可燃物的滅火方法是       。 

(A)窒息法 (B)冷卻法 (C)隔離法 (D)抑制法

81、如采用冷卻滅火,對于木材燃燒必須將其冷卻到       之下時,燃燒才會中止。 

(A)燃點 (B)閃點 (C)自燃點 (D)0℃ 

82、通過降低火場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滅火方式稱為       滅火。 

(A)冷卻 (B)窒息 (C)稀釋   (D)乳化

83、用水冷卻滅火,其原理就是將著火物質(zhì)的溫度降低到       以下。 

(A)燃點 (B)閃點 (C)自燃點 (D)0℃

84、用直流水噴射著火物來降低燃燒物的溫度,這樣的滅火方法稱之為       。 

(A)冷卻法 (B)窒息法 (C)隔離法 (D)抑制法 

85、窒息法滅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 

(A)減少可燃物 (B)降低溫度 (C)消除助燃物 (D)降低燃點 

86、利用消除助燃物的原理,往著火的空間充灌惰性氣體、水蒸氣等,這樣的滅火方法稱之為       。 

(A)冷卻法 (B)窒息法 (C)隔離法 (D)抑制法

87、利用使著火物與火源隔離的原理,用難燃或不燃物體遮蓋受火勢威脅的可燃物質(zhì)等,這樣的滅火方法稱之

為       。 

(A)冷卻法 (B)窒息法 (C)隔離法 (D)抑制法


88、利用中斷燃燒鏈反應的原理,往著火物上直接噴射氣體、干粉等滅火劑,覆蓋火焰,中斷燃燒等。這樣的

滅火方法稱之為       。 

(A)冷卻法 (B)窒息法 (C)隔離法 (D)抑制法

三、參考答案 (二) 選擇題 

1.A  2.D  3.A  4.B  5.B  6.D  7.A  8.D  9.B  10.B  11.A  12.A  13.C  14.B  15.A  16.B 17.C  18.C  

19.A  20.B  21.A  22.C  23.C  24.D  25.B  26.C  27.C  28.A  29.B  30.D  31.B  32.C  33.A  34.C  

35.D  36.A  37.D  38.A  39.B  40.C  41.A  42.B  43.A  44.C  45.C  46.C  47.B  48.A  49.D  50.B  

51.B  52.D  53.D  54.B  55.A  56.B  57.C  58.C  59.C  60.B  61.B  62.D  63.B  64.D  65.A  66.A  

67.D  68.B  69.B  70.A  71.B  72.B  73.D  74.A  75.A  76.D  77.A  78.B  79.D  80.C  81.A  82.B  

83.A  84.A  85.C  86.B  87.C 88.D